设为主页|收藏本站网站首页|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首 页>新闻中心

阳明心学与当代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2014-09-23点击数:7850

编者按:

        最近,王军昭总经理沿着王阳明的足迹,利用假期自费作了一次阳明心学哲思游。回来后,他写了《阳明心学与当代企业管理》这篇文章。该文结合当今社会和企业的实际,就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当前,环科中心正处于社会转型、产业升级、市场竞争加剧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如何才能适应环境变化,顺利渡过这个时期?我们认为,打造一颗强健的心灵至为重要。为此,我们将王军昭总经理的文章在此转发,供广大环科中心的员工学习、交流。我们相信,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会对你产生一定的启发。





阳明心学与当代企业管理
 
王 军 昭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伟人,也是明朝最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心学思想融会了儒、释、道三家之精华,是救治当今浮躁社会的一剂清醒良药。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预言,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可见对其的评价相当之高。那么,阳明心学果真有这么神奇吗?本文结合当今社会和企业的实际,就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做如下探讨和阐述。
       一、   王阳明及其心学的主要内容
      王阳明,原名云,后改名守仁,浙江余姚人。因他曾在余姚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后世现在一般都称他为王阳明。




(王阳明于1472年10月31日出生于此楼。该楼被称为“瑞云楼”)

       王阳明生于1472年10月31日,即明朝中叶。其父王华,是明朝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年)的状元,王阳明从小就随父移居北京。王阳明家教极严,从小学文习武,十分刻苦,随其年龄增长,学业大进,骑、射、兵法也日益精通。明弘治年间,曾两次参加会考不中,第三次才考取进士。这一年(1499年)他28岁,被授兵部主事,但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认为王阳明是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视他。一次竟强令王阳明当众射箭,想以此羞辱他。不料王阳明提起弯弓,刷刷刷三箭,三发三中,全军欢呼,令张忠十分尴尬。王阳明做了三年兵部主事,因反对宦官刘瑾,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被廷杖四十,谪贬贵州龙场(今贵州省属下的修文县)驿丞。刘瑾被诛后,任庐陵县知事。其时,王琼任兵部尚书,认为王阳明有不世之才,向朝廷荐举。正德11年(1516年)调任南赣巡抚,王阳明上马治军,下马治民,做事敏捷,用兵神速,先后平定江西等地暴民匪乱和宁王朱宸濠叛乱,立下大功,被升为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后因功高遭忌,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阳明心学”。嘉靖6年(1527年),因广西少数民族的地方武装叛乱,复派王阳明出任两广巡抚,平定叛乱后,王阳明上书乞归,于1529年1月9日病逝于停泊在江西南安(今大余县)青龙镇章江码头的舟中,享年57岁。



(御赐“新建伯”牌坊)


(蒋中正先生在贵州龙场的题刻:知行合一)


(王阳明在赣州兴办的书院:濂溪书院,后人更名为阳明院)

       王阳明从12岁开始,就立下大志要做圣贤。后来,王阳明在施政治军的同时,勤于思考,深研学术,兴办书院,培养学生,在长期艰苦的治学生涯中,通过悟道和证道创立了独特的心学思想体系,其门下弟子多达2000余人。因此,王阳明一直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其学说世称阳明心学,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1、 心即理的本体论
       王阳明心学是心本体论。王阳明认为:“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有一次,王阳明与朋友游南镇,朋友指着岩中的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有何相关”?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可见,王阳明所说的“心即理”、“心外无物”等命题,其意并非否定外界事物的客观性,而是探讨心与物之间的感应关系。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你未看花时,此花与心同归于寂?因为此花与心相隔:心不感花,心自寂寞,花不被心感,花亦自寂寞。为什么当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呢?那是因为此花与心相接,心感花,花应心,而花得到心的感应之用也显出其意义价值。所以,王阳明的“心即理”,其实是一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理论。在此基础上,王阳明进一步提出了他的“良知”理论。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心对善恶的基本判断,是每个人生来都具有的。所以,每个人都能够对善恶做出自己的正确判断,不需要凭借权威,自己经过思考,就能够通过自己的“良知”这一关。在王阳明看来人心与天理是同一的,而人心是天生具有良知的。可见,王阳明的心本体论思想与孟子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或“恻隐之心”是一脉相承的。心即理是王阳明心学的理论基础,也是他立言的宗旨,强调心与天地万物想通,它的意义在于倡导不受封建礼教束缚,主张独立思考,弘扬个性解放。



(王阳明在赣州郊外的通天岩筑坛讲学,后人称为观心岩)



(王阳明雕像)


       2、知行合一的工夫论
       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因此,心学只有一个工夫,即知行合一,不可分离。首先,通过知行合一,可以检验知的真实性和可行性。比如,锻炼身体对健康有好处,这个道理似乎每个人都知道,但都知道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做到,而不能做到的知并不是真知,只有那些把锻炼身体看得跟“吃饭”、“睡觉”一样重要,并长期坚持锻炼的人,他们的知才是真知,才是知行合一的知。其次,通过知行合一,可以加深对知的认识和肯定。比如,在战场上,刚学了军事理论的新兵和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并活下来的老兵,他们的作战效果是不一样的。作为新兵,其理论和实战技能是油水相隔,能否在战斗中活下来,就看他的造化了。作为老兵,这些军事知识不仅仅是来自书本,而更重要的是他在无数次战斗中亲身悟出来的,已经成为他的本能了,理论和行动,已经合二为一,成为一种技能或智慧了。所以,理论知识必须经过亲身的实践才能变为真正的工夫或技能。第三,知行合一中行的目的,是要克服那些“不善的念头”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一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就本质而言,王阳明所说的“知”就是指“良知”,王阳明所说的“行”就是“致良知”,即道德实践。人们只有通过不断地道德实践,才能成为一个内心十分强大的人。总之,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就是强调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条件,互相包容,相与一体,彼此完整无间。
 
(传习录记载了王阳明与弟子的谈话和书信,是学习阳明心学的重要经典。)
 
       3、 致良知的方法论
       王阳明认为,见父母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良知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强盗亦自知不当为盗。虽然,每个人天生都具有良知,但有些人受欲望、贪婪、虚荣心等诱导,良知会被蒙蔽,不能发挥作用。因此,人的良知需要被激活和开发。激活并开发人的良知的过程,就叫致良知。
       致良知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向内求索,另一个是向外求索。向内求索叫“内省”,向外求索叫“事上磨练”,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实践”。“内省”就是做减法,减少欲望,减少各种桎梏对内心的束缚,拂去各种灰尘对良心的蒙蔽,回归“本真”。“内省”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冥思”、“打坐”,就是寻找自己的潜意识,寻找自己的内心,聆听内心的声音,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生活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生命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有一个富翁和渔翁的故事,一位渔翁在海边悠闲地晒太阳,一位富翁见了,奇怪地问他:你为什么不进城去工作挣钱?渔翁回答说:为什么要去赚钱呢?富翁说:赚到很多钱后,你就可以买汽车、买海景别墅,然后悠闲地去海边晒太阳了。渔翁回答说:我现在不就在晒太阳吗?是呀,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果只是悠闲地晒太阳,现在就可以晒了。很多人,奋斗了一辈子,最后才发现,自己奋斗来的结果,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问问你的内心,“聆听你内心的声音”很重要。二是要善于反思、反省和总结。善于总结的人,才会不断进步。总结其实就是学习,也是致良知的一种途径。“事上磨练”就是践行自己的“良知”,使自己的行事和自己的认识协调和谐。知而不行,不是真知;行而恰当,才是真知。


(章江为赣江支流,发源于江西崇义县聂都山,流经大余、南康,是王阳明一生中建功立业的主要地区。)


 二、阳明心学的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

 阳明心学对中国哲学和世界哲学的贡献是巨大的。
       首先,王阳明把“良知”作为人心之本体。他认为人心不仅是知是非的知识心,而且更是知善恶的道德心。所以,人人皆可修炼成为圣贤,这其中不仅宣扬了道德理想主义的思想,而且也蕴涵了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
       其次,王阳明认为,人固有的“良知”常被人们的肉体所产生的种种私欲所遮蔽。所以,要培养修为之功,克服私欲之弊,充分发挥本然的良知作用,并将良知贯彻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可见,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本质就是存善去恶,使心灵变得更加纯净,内心更加美好和强大。
       第三,王阳明认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为一体,知行不分离。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将知行相割裂的思想桎梏,打通了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桥梁和通道,在中国思想史上大力倡导了实践主义的精神。
       事实上,阳明心学不仅为中国和世界哲学思想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也为当今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贵的思想资源与价值。
       首先,阳明心学确立以道德良知为核心的道德理想主义,这对救治当今社会道德滑坡、唯利是图、物欲横流的非人性化弊端无疑是一剂清醒的对症良药。目前,中国社会一切向“钱”看,片面追求GDP增长,造成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生态失去平衡、城市交通拥堵、乡村水土流失,如此等等。这一切无一不是人心出了问题,即过度追逐物质欲望所带来的后果。为此,我们要大力提倡有节制地适度发展,提倡天人互益的和谐发展观,提倡正确的功利观和政绩观。尤其是在当今人欲横流、良知被遮蔽的社会现状下,我们更要拿起阳明心学这个思想武器,去彰显人人自具的良知,启发人们的道德自觉,以求澄清吏治,净化社会风气。
       其次,阳明心学所倡导的知行合一的实践观为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既定国策,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供了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目前,我们有不少党员和领导干部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知”与“行”完全脱节,其结果是失去民众信任,怨声载道。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要提倡“致良知”,提倡知行合一,提倡实践精神和务实作风,我们的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力争成为践行群众路线的模范,要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只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我们的事业才会有希望,我们的工作才会出成绩。
       第三,王阳明“心即理”的本体论,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人格的自我完善和人生的自我超越提供了“以心为本”的思想导向。人生在世,一辈子可以赚多少钱、获取多高的职位、得到多大的名声,取决于各种各样的外在因素,绝非一己之力所能控制。但是,一个人可以练就一颗什么样的心,成就一种什么样的人格,却是完全可以自控的,无须求助于任何外部力量。所以,一个人的人格是可以自己做主的。并且,什么样的人格,决定了什么样的人生。人生决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场灵魂的修行。这才是人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因此,我们坚持王阳明“以心为本”的思想导向,通过“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实践途径,就可以使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而一个内心强大和人格高尚的人,他对周围世界的把握也一定是出类拔萃的。


(王阳明在贵州龙场兴办的龙岗书院内的君子亭)



(后人在贵州龙场兴建的阳明祠)



(王阳明在贵州龙场兴办的龙岗书院内的何陋轩)



(章江在赣州城下与贡江和并成赣江,然后经南昌流向鄱阳湖,注入长江。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时在这里剿山贼、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传播心学思想,立下不世之功。随着时间的流逝,阳明先生当年建立的“功业”早已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他的“心学”思想却在历史长河的不断淘汰中而愈加闪耀出夺目的光彩。)


       三、阳明心学运用于企业管理的经典案例及启示
       把阳明心学成功运用于企业管理的经典案例,当首推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所经营的企业。二战以后,稻盛和夫运用王阳明心学成功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一家是日本京都陶瓷集团公司,另一家是日本第二电话电报公司(简称KDDI)。不仅如此,在2010年年初,为了拯救日本航空公司,他应日本政府的邀请接任了日航公司董事长的职务,并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就使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重新上市。而稻盛和夫拯救日航公司的办法,就是王阳明的心学之法。具体地讲,稻盛和夫接手日航公司后,主要采取了以下五项举措:
       一是公开宣布自己不拿日航的工资。一个78岁的老人接过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不要分文,这种精神让日航的许多员工极为感动,不少员工将心比心,纷纷表示为日航工作不再计较自己的物质回报。
       二是尽量保住员工的饭碗。按照常规,濒临破产的企业一般都会大举裁减员工,但稻盛和夫上任后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保住属下员工的饭碗。人在掉进悬崖时突然被一只手抓住,心中的感激之情是非常强烈的。为此,日航的很多员工正是出于这种报恩的心理,开始加倍努力工作,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自身转变。
       三是向员工传导知行合一的思维方式。稻盛和夫通过传导知行合一的思维方式,让员工们知道:日航存在的价值是为了全体员工的幸福,如果员工在这里无法得到幸福,那么日航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而如果失去了日航,也反过来证明,员工并不想追求幸福。而一个不愿追求幸福的人则是十分可悲的。事实上,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是愿意追求幸福的。王阳明说:每个人的存在只是提醒你们,每个人都是有良知的人,但如何致良知,还是要靠你们自己,我帮不了你们。因为凡是有良知的人,都知道如何去致良知。一个不想致良知的人,就不配被人看成是有良知的人。
       四是对日航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日航之所以濒临破产,其主要原因是盲目扩张和严重的官僚主义。稻盛和夫认为,盲目扩张最要不得,它是私欲的表现,不符合天理,自然也就无法取得人心。在当今社会,有不少企业大肆扩张,攻城掠地,固然是事功,问题是你自身的实力是否能够支撑膨胀后的业务。正如王阳明所说,一个有桀纣之心的人,非要去做尧舜的事业,只能是自讨无趣。你可能只是一斤重的金子,却不认真完善自身的纯度,非要把自己变成一座金山,其间自然会掺进各种杂质。结果,表面看上去是做成了金山,其实纯度不够,徒留笑柄。为此,稻盛和夫拒绝从外面掺杂质,只专心致志地优化改善日航内部管理,从而进一步夯实了日航的业务基础。此外,对于公司盛行的官僚主义,稻盛和夫提拔了一批优秀的员工担任中层管理者,并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是公司的主人,你们作为公司的中层骨干尤其如此,因为,你们要发挥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的关键作用。
       五是倡导用良知做好每一天的工作。稻盛和夫要求管理人员每天必须用良知开展工作,并在晚上进行小结;第二天在改进的基础上继续用良知开展工作,晚上再小结。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良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件事情上所体现的良知程度都不同,必须随时不断地进行总结,才能不断地有所进步。
       正是实施了以上五项举措,才使日航得以起死回生。大家都说稻盛和夫有扭转乾坤的本领,他回答说:“其实我要感谢我们的员工,是他们辛勤的努力,才拯救了自己的公司。”这就是日航获得重生的秘密,也是阳明心学的奥秘之一。你的良知只有你自己知道,没有人能替你致良知。归根到底一句话,只有自己的良知才能拯救自己。
       从稻盛和夫运用阳明心学拯救日航公司的管理实践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三点重要启示:
       1、管理的本质在于经营和管理人心
       人心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这个动力是充足的,那么企业就会蓬勃向前发展。用现代管理学的语言来说,就是一个企业必须拥有被大家认同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观。例如,稻盛和夫提倡的价值观就是“敬天爱人”,所谓“敬天”就是要坚持正确的做人之道,如敬畏自然,与人为善等等。所谓“爱人”就是要摈弃一己私欲,体恤他人,常持利他之心。再如,稻盛和夫为企业提出的奋斗目标是“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和社会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这个目标表明,稻盛和夫创立公司不是追求经营者个人的利益,而是全体员工及其家属的共同利益。这样的目标自然可以赢得广大员工的认同,并形成强大的企业凝聚力。稻盛和夫的这些管理理念正是王阳明“人心即天理”的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本文作者在浙江余姚王阳明故居)


       2、管理过程就是企业价值观的实践过程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稻盛和夫提出,要“将强烈而积极的愿望深入到潜意识中”。并指出:“人生和事业的成功等于正确的思维方式乘以热情再乘以能力”。还不断告诫他的每一位员工,在工作中要“付出不次于任何人的努力”、要“不断创造出新价值”、要不断“追求销售额的最大化和经费支出的最小化”等等。可见,稻盛和夫无论从个人行为层面,还是组织行为层面都从“致良知”的角度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要求也正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生动体现。



(本文作者在贵州龙场龙岗书院)


       3、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要修行良知
       稻盛和夫认为,企业从表象上看,是一个追求利润的经营实体,本质上却是一个修行的道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要修行良知,人人修炼到位,人人皆是圣贤。换句话说,“致良知”的美好结果,就使儒家的“内圣”与“外王”,在优秀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身上达到和谐有机的统一。因此,在公司内部,挣钱最多的员工一定是品行优秀、表里如一、敢于担当的员工。在市场上,盈利最多的企业一定是客户满意、管理出色、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由此可见,在公司无论是高管还是基层员工都要树立终生修行良知的思想,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通过“致良知”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行,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



(本文作者在江西赣州阳明院)

四、用阳明心学改善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以上对阳明心学以及运用阳明心学管理好企业的经典案例做了分析和探讨。那么,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如何用阳明心学心来改善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呢?

1、   用心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

首先,对公司高管来讲,用心工作主要体现在事业心上。为此,我们要树立产业报国、造福人类的思想,要把公司的事业当着为社会大众谋福利来看待。一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好公司的发展战略,谋划好公司的长远发展;二是要组织并领导好公司的团队,为公司的发展选拔好人才,要把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三是要抓好业绩考核和收入分配政策的制定,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四是要善于根据内外部情况的变化,对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进行有效地调整,适时推进公司的变革和创新。

其次,对公司中干来讲,用心工作主要体现在进取心上。为此,我们一是要不断地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二是要全力做好经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三是要竭尽全力完成和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经营指标和各项工作任务;四是要做好应变工作,充分发挥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最后,对公司基层员工来讲,用心工作主要体现在责任心上。为此,我们一是做到对每一项工作都要一丝不苟,认真对待,确保质量,不出次品,真正做到对用户负责;二是要全面掌握和不断提升做好本职工作的方法和技能;三是要全力以赴完成团队下达给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工作业绩;四是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以不变应万变。

2、   用心强化公司内部的执行力。

强化公司内部的执行力,关键要抓好以下几个重点:一是要强化公司的预算管理,实行结果导向。在公司内部,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求员工实现不同的结果。职能部门就是为所属企业和业务部门提供服务,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所属企业和业务部门的结果就是为客户提供服务,出色地完成业务指标。对完成任务和业务指标好的要大力表彰,并给予奖励。反之,就要展开严厉地批评,并给予相应的惩处。二是要锁定责任,强化流程管理。在公司内部,要实行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真正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三是要强化节点检查,把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知道,人都是有惰性的,不会主动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你检查的。所以,我们的职能管理部门要强化节点的检查,帮助并督促企业和业务部门不断改进经营管理工作。

3、 用心抓好公司的团队建设。任何事业发展仅靠个人是难以实现其奋斗目标的。为此,我们必须用心把团队建设好,以团队力量去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人走在一起不叫团队,心走在一起才叫团队。那么,怎样才能建设好一支优秀的团队呢?一是要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职责分明,各司其职,真正做到定位、到位、不越位、不错位。二是要一切行动听指挥,坚决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三是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交流平台,鼓励大家从实际出发,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和建议,为公司的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四是要加强所属企业、部门及同事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努力形成团结协作、注重效率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理念。五是要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作支撑,全体干部员工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观。只有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化不利为有利,化消极为积极,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打造出一支高效灵活的团队,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并盈利,我们的员工个人才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长远的发展。

4、 用心培育公司的企业文化。

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人的良知文化,其核心内涵就是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敬人,做到与人为善。具体地说,就是要尊敬客户,尊敬员工,尊敬同事,尊敬客户,以良知换取良知,以良心换取良心,这样,我们才能把各项工作做好,才能实现良好的工作业绩。另一方面,要敬业,要树立做好工作的坚定信念,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具体到我们环科中心来说,我们就是要尊敬和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节能环保工作。老百姓说得好:今天搞环保,明天更美好!保护环境本身就是人类良知的体现。所以,从良知文化的内涵出发,我们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力培育环科中心的企业文化:

第一、要大力提倡和强调三种精神:

一是自我负责的精神。一个人在生活中要承担起对家庭、对单位、对社会的责任,其言行既要受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也要受道德规范和组织纪律的约束。当今社会,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我们作为国有企业的干部员工一定要筑牢思想防线,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的诱惑,不贪恋财色、不追求奢华、不铺张浪费,真正做到清正廉洁。并且,要认识到清正廉洁本身就是一种生活质量,因此,我们要坚持行光明大道,过坦荡人生。

二是爱岗敬业的精神。我们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要发扬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刻苦钻研,努力工作。特别是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的转型发展时期,每一个企业都面临诸多困难和矛盾,我们尤其要提倡爱岗敬业的精神。每个员工都要善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挥作用。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

三是集体主义精神。我们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摆正个人在集体中的位置,客观认识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汹涌澎湃;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当中,才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但是,没有这个天地,谈何作为?因此,企业的健康发展是我们每个人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对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科中心要有感激和报恩的心态。要关心它、爱护它,要时时刻刻把环科中心的利益放在首位,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珠一样珍惜环科的荣誉。

第二、要努力做到三个正确对待:

一是正确对待环境。这就是说我们要以客观公正、积极进取的心态来看待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客观地对待每一件事,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地球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作为环科中心的干部员工,我们必须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目前,

我们的社会和政府主管部门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们的公司本身也还存在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而不是满腹牢骚,甚至消极等待。我们无法选择所处的环境,但我们可以控制好自己的心态,积极地去适应,努力地去改善。要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本着“不抱怨、不扩大、不隐瞒”的原则,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实事求是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是正确对待困难。首先,要正视困难,不惧怕困难。我们办企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去克服重重困难,达到预定的目标。著名诗人北岛曾经在他的一首诗中写到: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注入我的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我们每一位干部员工,都必须拥有这种克服困难的勇气,正视人世间一切苦难,直面生活中的一切不幸,抓住历史赋予我们环科人的战略性机遇,迎接工作中的挑战,逢山开道,遇河架桥,永远做生活的强者,做事业的开拓者。其次,要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广泛听取意见,努力找到克服困难的正确途径,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总之,我们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来解决困难和问题。我们坚信: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三是正确对待财富。在当今社会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尤为重要。这里有两点需要强调:首先,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当然是正道,而非歪道。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得财走正道,才能持久。如果走歪道,也许会盛极一时,其结果必然是害人害己,殃及社会。 其次,要以俭养德,节约办一切事情。俗话说:未富先富,必不能富;未穷先穷,可以不穷;已富而不富,可以久富;已穷而不穷,必致大穷。我们要求做到的是,即使你富了,也要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此外,我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对精神财富的追求,精神富足才是真富,真富才能久富。

第三、要努力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一是遵循重承诺守信用的原则。重承诺守信用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每一个干部员工,可以少说,甚至不说,但说了就一定要算数。例如,每位干部员工在接受任务时,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一旦接受任务,就要全力以赴地完成。若在工作中发现新情况,要及时汇报,但决不允许到最后才说完不成任务,并且寻找一大堆主客观理由为自己辩护。对任何任务不管完成与否,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复命。执行人在工作中发现有困难或阻力,应努力去克服。若确定无法按时完成,要立即向发命令者复命,讲明不能完成任务的原因,以取得发命令人的新指令或得到有关方面的帮助去及时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在发现不能完成任务后,没有及时复命,延误了工作,要由执行人负责。在企业,经济责任书就是军令状,一旦签署,就要严格执行,定期考核,不能完成者,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二是遵循按规矩办事的原则。所谓规矩就是管理的制度和规范,它是过往实践的总结、提炼和升华。按规矩办事,就是要使工作结果的可靠性有基本保证,同时减少不必要、不重要的环节,降低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旦定了规矩,就要严格执行。即使规矩要改,也要经过相应的程序修改,未修改前仍须遵守执行。企业运行中最重要的就是严格执行制度规范,领导干部要排除各种干扰,成为按规矩办事的带头人。在企业里,没有特殊人、特殊事,任何人、任何事都要照规矩办。

三是遵循严惩吃里扒外的原则。吃里扒外者就是公司事业的叛徒,是我们事业的超级杀手。我们可以容许员工犯错误,但绝不容许任何吃里扒外的行为。在战争年代,对混入革命队伍的叛徒,不择手段、不计代价、不惜流血牺牲也要坚决除掉,否则,革命无法成功。在当今企业里,对吃里扒外者,要动用一切力量重点打击,决不让其目的得逞,否则,企业无法生存。不表扬好人好事,办好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少;不惩治坏人坏事,办坏事的人就会越老越多。我们一定要明辨是非,弘扬正气,大力表扬好人好事,严厉惩治坏人坏事,唯有如此,我们的事业才会大有希望,环科中心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总之,阳明心学对提高当代企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继承和吸取阳明心学的思想精华,努力践行“致良知”的思想精髓,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把环科中心打造成为以客户为导向、公平互助、与人为善的为员工和公众谋幸福的经营实体和修行平台。


(王阳明于1529年1月9日病逝于停泊在江西南安(今大余县)青龙镇章江码头的舟中,走完了他57年既是无限坎坷而又无限光明的人生道路。后人在此建亭以示纪念。该亭被称为“落星亭”)